政在找東西

Web Design、UI/UX
在政大,每天都可以在校園交流版上看見「協尋/拾獲遺失物」的貼文。為了讓遺失物有家可歸,在與多位使用者進行訪談後,我們重新設計了校園失物招領網站。
Time Duration
April 2020 - June 2020
Role & Contribution
Responsible for User research,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, Wireframe, Usability Test
Tool(s)
Figma、XMind、draw.io
Overview
在政大,每天都可以在校園交流版上看見「協尋/拾獲遺失物」的貼文。為了讓遺失物有家可歸,在與多位使用者進行訪談後,我們重新設計了校園失物招領網站。
Problems
學校現有的失物招領系統並未整合,不同處室間的資訊無法共享,加上簡陋的頁面會帶來一種無人維護的感覺。
因此,大多數學生從未使用過校園失物招領網站,僅透過校方管理人員或是Facebook社團來處理拾獲的物品。

Case Study

1. NCCU - Lost and Found
拾獲物品以零碎/低價值的物品為主,相同產品的不同命名會讓使用者難以成功檢索。
2. Facebook校園交流版
拾獲物品以學生證、手機、airpods等價值較高的物品為主。
Po文者多會將拾獲物品照片、地點和送交單位寫在貼文中,且鑒於臉書社團中使用者基數大,使用者關係往較緊密的原因,在貼文留言處常可見熱心群眾幫忙呼叫失主的情況。

User Research & Problem Define

01.User interviews

Their common expectations for a lost&found website

02.Use Case

03.Card Sorting

首先,我們依據「刊登」、「搜索」、「查看」、「其他」四類用途,擬出了近百個用例(use cases),再依⾼中低三個等級的重要性以及功能相關性將用例分組,整理出了每項功能的優先順序表。
接著,我們找了其中一位受訪者進行更近一步的卡片分類(card sorting),來確認我們對用例的分類是否能讓受訪者裡快速理解。

本組對產品功能的分類

受試者對於產品功能之分類

然而,受訪者在進行卡片分類時,會不太理解卡片上的描述。推測原因如下:

Ideation

01.Information Architecture

  • Tabs:有三個主要的tabs(刊登、瀏覽、個人帳戶),考慮到使用者進入網頁時,通常會先看有哪些待領取的失物,因此會以「瀏覽」為首先顯示的頁面。
  • Navigation menu:列出三個主要的功能(刊登、瀏覽、個人帳戶),讓使用者了解自己在哪裡,也可以在這三個tabs中快速移動。
  • 在「刊登」這種需要有順序執行的介面中,使用nested list模式引導使用者填寫表單。

02.Visual Exploration

Keyword: warm, harmony,  engaging, friend
以暖色調的大地色系為主,希望帶給使用者友善、有親和力且可靠感覺。

Design

01.Wireframe

02.Prototype

Reflection

忽略不同使用族群對裝置的使用習慣

這次專案主要為網站而設計,起初是考量到非在校生的族群也能使用,但卻未考量到「不同使用族群的使用習慣」。以非在校族群而言,會使用到的功能多為尋找遺失物(也就是瀏覽遺失物網站),故在網站的設計上應以「如何呈現遺失物資訊」作為重點考量;然而,以在校學生族群來說,若在校園中拾獲遺失物,並不會考慮使用筆電在網站上發文(步驟太過於瑣碎),反而會傾向以手機在app上發文或是直接將遺失物交給相關單位(校方人員再逕行轉貼資訊到網站上)。因此,本專案最希望吸引的學生族群反而對失物招領網站興致缺缺。